日前,智利矿业化工(SQM)公布了扩产项目延迟的消息。虽然市场依然对锂产品的供过于求感到担忧,但事实上,要实现锂供应的如期增加,并非如想象般容易。
今年5月,SQM宣布了雄心勃勃的扩产计划。该计划一共可分为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,打算在2018年实现4.8万吨到7万吨的产能飞跃。第二阶段,希望在2019年将产能提升至12万吨。最后一个阶段,将用两年时间再增加6万吨的产能,即在2021年共实现18万吨的产能。
SQM目前正处于第一阶段的进程中。公司的计划是对现有碳酸锂工厂进行全面升级,通过改变和升级关键部件,实现先进生产技术的导入,最终增加能产,并保障电池级产品的高质量。
但是,根据SQM发布的最新信息,扩产项目的执行情况并不理想。由于一些关键部件需要校准和微调,导致第一阶段的改造进度推迟了大约5周才完成。在此期间,该工厂生产的电池级产品数量少了大约4000吨。
SQM的CEO表示,目前的工作是具有挑战性的,我们的库存非常低,需求增长却很强劲,我们的客户还要求复杂的技术规格。这种状况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都不会改变,所以我们需要快马加鞭地推进改造计划。
由于库存不足,公司三季度的销量比二季度下滑了大约15%。不过公司认为,四季度的产量应该能达到预期,使2018下半年的销量较上半年增长20%以上。(半年报的预计是增长50%以上)
此外,公司预计下周预计碳酸锂工厂能实现80%的名义产能,并在11月中达到满产。氢氧化锂工厂预计在11月底实现满产。愿望是美好的,但在锂行业,由于很容易出现各种意料之外的困难,项目的延迟或失败早已司空见惯。
去年,SQM的CEO Patricio曾表示:“供应的不确定性比需求的不确定性具有更巨大的风险”。今年9月份的媒体报道中,SQM的下任CEO也表示:“过去十年没一个项目是按时按量达产的,没看到关于未来会过剩的任何理由”。竞争对手如此,SQM自身也是如此。我们可以关注SQM即将在11月21日发布的三季报,届时将更新扩产项目的进展状况。
除了盐湖巨头SQM遇上困难,锂矿生产商银河资源也不好过,面对的问题更加严峻。银河资源发布的公告显示,三季度公司的矿挖掘量环比下降5%至39.7万吨,精矿生产量环比下降了35%,仅为3.1万吨。
银河资源的CFO Alan Rule解释,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两个。一是更高等级的道格矿坑已经挖完,而Floater Road以东的采矿申请还没获得监管部门的批复。公司不得不挖掘低品位的两个西南矿坑,导致三季度的采矿等级从1.11下降至0.89。
第二个原因,是回收率的下降。两个西南矿坑的矿含有非常多的风化矿石,里面的锂含量很低,不能满足回收的要求。而且,优化项目的延迟也导致回收率的提升不如预期。
除了SQM和银河资源,其他锂矿供应商和锂盐生产商都或多或少遇到了扩产的难题。说时容易做时难,虽然许多投资者仍在担心锂供应将会过剩,但业界巨头们的经营状况却一次又一次地告诉我们,扩产计划的实施确实有技术含量,落实的难度不容小觑。
那么,你对锂供应的未来,又抱有哪些期望?欢迎在评论区留言。
刺猬偷腥
2018年10月21日